植物扦插的操作过程
一、植物扦插的操作过程
選擇適合的插穗
用來扦插繁殖的枝條稱為插穗,插穗經扦插後會先形成根源體,再由根源體長出新根。插穗宜剪自健康而無病蟲害的母株,母株生育愈旺盛,插穗發根愈迅速。通常新生的枝條比老化的枝條容易發根,生長中的枝條比休眠中的枝條容易發根,故剪取插穗應選擇已發育一段時間,中熟、飽滿、充實,且介於綠色嫩枝與褐色木質化老枝之間的枝條。
插穗下端斜切
剪切插穗應使用鋒利的剪定鋏或刀片,切口要平滑順暢,宜一刀而下,乾淨俐落,才能有利發根;若切口受傷,插入土中容易引起腐爛。剪切時以 2-3 節為一段,長度約 10-15 公分。為避免上下倒插無法發根,剪切時應注意腋芽及葉痕的位置,亦可將插穗上端平切、下端斜剪,作為識別。
修剪多餘葉片
為避免插穗迅速脫水枯萎,插穗下部葉片要完全剪除,上部葉片亦可完全剪除,或保留 3-4 枚葉片,葉片太大時要剪半,花蕾、花苞也應一併剪掉。插穗剪取後愈快扦插,成活率愈高。若不立即扦插,應使用濕潤的布、餐巾紙或水苔包覆,或裝入塑膠袋中,滴入適當水分保溼。但肉質植物類如仙人掌、雞蛋花、沙漠玫瑰等,因株體含大量汁液,剪取插穗後,反而要待切口完全凝固後再行扦插,以免基部腐爛。
塗抹發根劑
扦插前於插穗切口塗抹發根劑,如愛根生,可有效促進發根,提高扦插成活率。市售發根劑有液劑和粉劑兩種,大量插穗常用液劑浸漬處理,少量插穗則以粉劑較為便利。容易扦插繁殖的植物,如曼陀羅、馬櫻丹、翠蘆莉等,即使不塗抹發根劑也能順利生長。
以工具戳洞
土面整平後,為避免枝條上的芽點與土壤摩擦受傷,及插穗切口的發根劑與土壤觸碰散落,應使用與插穗粗細相仿的手指、筆桿、竹籤或其他工具在土面戳洞,切忌將插穗直接插入土中。介質材料必須具備排水、通氣良好,易於保持濕潤等條件,粗砂、蛭石、真珠石、泥炭苔、細蛇木屑等均非常適合。
注意扦插深度
將插穗插入洞中,用手緊壓固定,使插穗基部與介質緊密接觸,再澆水濕透即可。扦插深度約為插穗長度的五分之二,過深易造成插穗基部積水腐爛,過淺易造成水分蒸散而快速枯萎。通常扦插草本花卉類約 1-2 週即能發根,觀葉植物及木本軟枝插約需 3-4 週,一般植物硬木插則需一個月左右才能發根。
扦插後的管理
扦插最理想的溫度約 20-25℃,需柔和的光照(約 40-60%),扦插後宜放置於蔭蔽、明亮、通風的環境。為減少水分迅速蒸散,應絕對避免強烈日光直射,可用紗網、遮光網等加以遮光,但遮光過度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縱使發根也很難存活。插穗未發根前需保持很高的空氣濕度(約 70-80%),應經常噴霧保持濕潤;但扦插肉質植物類反而要保持半乾燥狀態,以免插穗腐爛。冬季低溫或寒流期間,應避免傍晚或夜間澆水,以免插穗或土壤滯水隔夜,造成寒害或凍傷。
包覆透明塑膠袋保溼
對較不易發根的植物,可採用透明玻璃、塑膠布或塑膠袋,將插床或培養盆包覆密封,防止水分蒸散,保持空氣的高濕度,對提高存活率效果顯著。塑膠袋約 7-10 天即應拆除,包覆過久易因空氣悶濕造成插穗發霉。待插穗萌發新芽,生長正常,並從底部排水孔觀察根群發育旺盛後,就應適時移植。
二、蔷薇花在什么季节扦插?扦插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管理?
扦插蔷薇在春秋进行最佳,春季的话可以选择在5月份左右进行,秋季的话可以在10月份进行。正常情况下来讲,只要在扦插的时候温度适合,它就可以进行繁殖。在扦插时温度尽量是调整在20-25℃,如果有温室的条件,全年的任何时间都是可以扦插的。
插条上的切口都应是平滑状,并把最底部的叶子掰掉,能减少水分的蒸腾。使用多菌灵溶液,并把插条放进去,一分钟后取出晾干就可以。
扦插过的花盆应放置在无阳光的直晒处,扦插的盆土10天内每天都要喷水,除雨天外,阴天可喷1次,气候干燥时宜喷2次,但每天喷水量都不宜过多。
扩展资料:
蔷薇花多分布在路的两侧、田边、地角等处。往往是密集生长,雨后或者是早晨露水湿润后,满枝灿烂,蔷薇花瓣泛着红晕,特别漂亮。
一年四季都可以栽植蔷薇花,不过在它的生长季节要注意保持其根部湿润,冬天还要做好防寒防冻的工作,建议在秋天落叶之后到封冻之前这段时间栽植蔷薇花;
栽植之后紧接着就要施加有机肥料和过磷酸钙,可以把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之后集中施加。同时要主要及时灌水。
三、桂花的扦插介质与扦插季节和方法?
介质清水既可以,扦插要选择适宜的时间。一般为春季,选择较为笔直的枝干,进行剪裁,然后放入水中就行了
桂花树扦插繁殖e5a48de588b67a686964616f技巧桂花树扦插繁殖技巧桂花树扦插繁殖技巧桂花树扦插繁殖技巧 因此,长江下游地区以6月下半年左右扦插较好。秋季也可进行,但成活率较低,对新苗生长还得特别注意防寒。 扦插最好于露地进行。苗床选沙质壤土,不宜用粘质土壤。要提前就进行冬耕翻土,到春天精细整地。作畦高20厘米,成龟背形,盖草保护,以免雨打板结。最好在畦中安放一只大水缸,要在浇水前一日储水,以免水温与土温相差过大。一般采用“踵插法”。踵插,插枝是剪取下端带一点老枝皮肉的新枝,状如踵。踵状处组织紧密,养分多,容易发生新根。插枝长约10厘米,顶端留上部一对叶,下面的叶全剪去。所留的一对叶不能破损,也不剪小。插穗插入土中6-8厘米,用手指将周围泥土压实。株行距12× 3厘米。 插好以后须精心地管理,要浇透水,在浇水前能在土面铺上一层碎草最好,以免泥泞沾污叫叶片,并可防止土壤板结。紧接着用芦帘遮荫,否则不利成活。常用高低双层荫棚,既无阳光直射,又可透气通风。浇水不宜过多,以防防止烂根。干旱高温天气,要叶面喷水,每日二、三次。一般插后1个月即生出根瘤,2个月后,可以开始早晨晒1小时太阳,而后遮帘。此后逐渐加长阳光照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