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才能繁殖水富贵竹啊?是怎么样做的
一、应该怎样才能繁殖水富贵竹啊?是怎么样做的
瓶插水养富贵竹要掌握以下要领: 基部去叶切斜口 入瓶前要将插条基部叶片除去,并用利刀将基部切成斜口,刀口要平滑,以增大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面积。每3-4天,换一次清水,可放入几块小木炭防腐,10天内不要移动位置和改变方向,约15天左右即可长出银白色须根。 换水改加水 生根后不宜换水,水分蒸发后只能及时加水。常换水易造成叶黄枝萎。加的水最好是用井水,用自来水要先用器皿贮存一天,水要保持清洁、新鲜,不能用脏水、硬水或混有油质的水,否则容易烂根。 及时施肥 水养富贵竹为防止徒长,不要施化肥,最好每隔3周左右向瓶内注入几滴白兰地酒,加少量营养液;也可用500克水溶解碾成粉末的阿司匹林半片或VC一片,加水时滴入几滴,即能使叶片保持翠绿。 忌风吹 不要将富贵竹摆放在电视机旁或空调机、电风扇常吹到的地方,以免叶尖及叶缘干枯。 栽培提示:富贵竹在我国北方4月至10月为生长季节。应保持盆土湿润,每半月施一次腐殖酸液肥。夏季在室外养护的要遮阴,光照过强会使叶片变黄,放在北向阳台或疏荫下较好。气候干燥时每日向地面及叶片淋水1次至2次。11月至翌年3月要在室内养护,放南窗前可见阳光处,保持10℃以上可缓慢生长。春季3月至4月换盆换土,培养土可用泥炭土加50%园土配成。盆底先垫2厘米至3厘米厚的陶粒或粗沙砾做排水层,再加入培养土。栽后保持盆土微湿,待新芽发出后可进行正常水肥管理。栽培两年左右要截干重栽,植株可留5节至6 节截干,截下的部分可扦插或水养。 绑扎造型的“开运竹”多用水养。平日应放室内明亮处。气温较低时7天至10天换水一次,春、秋生长旺季每3天至5天换水一次,水中可加入全元素复合肥。夏日高温期水养最好用凉开水,以免烂根或孳生藻类。冬季停肥。严寒季节北方无供暖设施的室内水养易受冻害,可于10月上旬用河沙栽植,寒冷时用塑料袋连盆罩住,放室内冷风吹不到的地方,5℃左右可安全越冬。 春季可用培养土盆栽或洗去河沙后水养。养护中如有烂茎、烂根,应及时剔除,并用75%百菌清1000倍水溶液浸泡根、茎30分钟,用清水冲洗后继续水养。如植株已很衰弱,应土栽复壮。 繁殖提示:春季将截下的茎干剪成5厘米至10厘米不带叶的茎节,或剪取基部分生的带茎尖的分枝,插于洁净的粗河沙中,浇透水,用塑料袋罩住,保持基质湿润,置室内明亮处,25天左右可生根。或将剪下的分枝插入水中,25℃时半月左右可生根。 特别提醒:北方购买富贵竹在春季较好,买回后即进入适宜生长期。冬季有供暖设施的也可在年节前购买。盆栽应挑选叶片浓绿有光泽、金边条纹鲜亮、无干尖、无脱脚、株高30厘米以下、有3个至6个分枝的健壮植株。水养各种造型的,要选茎干粗细均匀、造型优美、基部及根系无腐烂的植株。特别提醒的是,富贵竹在碱性土和干燥的气候中生长不良,叶尖易干枯。长期在室内荫蔽处也生长瘦弱,叶色暗淡无光泽,应予以注意。
二、龙血树扦插繁殖技术要点
压条繁殖
龙血树的茎干大多直立生长,发枝少。植株生长数年后,基部叶片脱落,自然失去观赏价值。根据这种情况,莳养者可在5至7月的高温湿润季节,进行高压繁殖。方法是:在植株茎干的适当部位,进行环状切割,环口宽为1.8-2.2厘米,深至木质部,并用小刀剥去环口皮层,用干净湿布擦去切口外溢的液汁用5000-100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涂抹切口上端皮层,再用白色塑料薄膜扎于切口下端,理顺做成漏斗状,装上用苔藓和山泥土混合配制的生根茎质,环包刀口,灌一次透水,扎紧江膜上端,再把植株置于室外莳养,加强肥水管理。龙血树高压后,要随时检查基质是否干燥,要随时补充水分。一般经过30至40天的培育,环切部位便有新根出现,9至10月便可切离母体另行栽培成为一棵独立生长的植株。
扦插繁殖
时间在5至6月,正是龙血树的旺盛生长期,扦插后极易成活。扦插以前,可挑选观赏价值较高的母株,取其生长两年以上的健壮枝条,每段长约10-20厘米,有叶无叶均可。龙血树扦插,苗床可用小号的土陶花盆,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或者经过高温消毒的素砂土,上盆后进行扦插。每盆一株,插好后浇一次透水,把苗床置于花搭光处,精心养护。以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基质湿润。龙血树伤口愈合快、生根早,发芽迅速,一般15至20天,切口在创伤激素的作用下,便产生愈伤组织,25至35天,插穗在内源激素的作用下,很快就能出现根的原始体,35天至40天就能萌发新根,两个月以后,便可用培养土翻盆移栽。来源:植物网
三、杨梅树扦插技术要点
(1)圃地选择。在坡度平缓山地,四周用砖块砌成插床,床长不限,宽0.8米,床底垫10厘米厚的碎石,再铺上10~15厘米厚的山泥,以作扦插基质,后用0.04%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苗床消毒。
(2)插条选取。以树冠外围的一年生春夏梢或当年生的夏梢(半木质化),剪去先端不充实部分,在枝条的基端紧靠1个节的下方,用刀削平,每插条留叶3~5片,长度约12~15厘米。每百枝为1束,把枝基部浸在萘乙酸等生长素溶液中,约经12小时在插条基部呈现褐红色时取出。如浸的时间过长,基部会出现紫褐色,应用清水将其洗到褐红色为止。
(3)扦插时间。春季扦插在4月中旬进行,夏季扦插在7月下旬进行。
(4)扦插方法。插条的行株距为10厘米×8厘米,将插条的一半长度插入基质中,插后即浇水,使枝土密接。上搭薄膜棚两层,低棚呈弓形,中间最高点离床面0.8米;高棚高1.8米,其顶部覆盖两层芦帘,棚四周再挂一层芦帘。
(5)插床管理。床内温湿度调节,主要靠棚膜的开闭和浇水来控制。在4月下旬到6月下旬,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插后两个月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以后再降至85%左右。在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每月浇水1次,夏季须每周1次。盛夏温度过高时,可暂时揭去棚膜,必要时每天淋水1次,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各喷洒1次波尔多液防病。
(6)成活因素。杨梅扦插苗能否发根成活,除与苗床管理技术密切相关外,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棚膜的色泽和生长素浓度。据试验,在黄色棚膜下,用20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插条基部的,其发根率达51.5%;用5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的发根率22.7%;清水(对照)处理的发根率4.8%,在白色棚膜下,用200毫克/升萘乙酸处理的发根率12.1%;5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的发根率6.1%;清水(对照)处理的发根率3.5%。
②扦插基质种类。据试验,不同的基质对扦插发根有不同的效果。用山泥作基质的发根率达50%,而以珍珠岩作基质的发根率21%,用砻糖灰作基质的则不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