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有效进行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4-01 19:48 0 0条评论

农村中学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乃至长时期内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等方面谈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基本内容

在现行农村中学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多半是动植物、环境保护、生态及人口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据此我们学校设计的生物课课外科技活动主要内容为以下“五个方面”:

1. 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对农、林、牧、副、渔多方面的兴趣,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的技术,拥有一定的农村实际工作的技能。特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例如: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花卉栽培、农产品加工、动植物驯化、生物病虫害防治等。

2. 组织开展课外科学小实验。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生物实验的科研能力。例如:测定种子萌发率、生长素在扦插中的作用、观察花粉萌发、蛙胚胎发育观察、涡虫再生实验等。

3.组织开展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利用学校临近马陵山、塔山、沭河和唐店镇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的有利条件,了解家乡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及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例如: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防治害虫害兽、保护益虫益鸟益兽、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

4. 组织开展社会资源调查。通过调查、访问、参观、远足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乡情,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例如:农作物种植调查、丘陵山区开发、基本农田保护保护调查、农业专业户和生态村参观和调查等。

5. 组织开展生物科技知识讲座、图片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有助于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兴趣、提高生物素质。如生物科学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珍稀动植物图片展览、生物知识竞赛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原则

课外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其基本特点是学生有参加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活动内容有广泛性、伸缩性和趣味性;活动方式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活动的进行有开发性和实践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课外活动的组织必须坚持三条原则。

1. 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参加活动,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因材施教。

2. 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课外活动中,既要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增长知识和智能,又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教育学生立志为祖国献身、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锻炼坚毅、顽强的意志与性格。

3. 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了解当地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三、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

新沂市地处华北平原地区,暖温带略呈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三水、三山、三分田”,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动植物资源丰富。在组织学生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唐店镇拥有反季节蔬菜大棚基地和奶牛、肉牛养殖等基地的资源条件,重点是做好“六个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结合校园绿化开展花木栽培等课外活动。例如:我校在初中段开始成立花木栽培小组,开展花木栽培、管理、繁殖等活动,同时渗透作物、蔬菜、林木栽培技术。并把校园中常见的花木教给学生分类和识别方法,把校园内的花木挂上名称牌;介绍常见花木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及嫁接、压条、扦插、分株等繁殖技术,使学生掌握一些花木的栽培和繁殖技术。

2. 结合对校园及附近的农田山地、河流池塘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几年来我们共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500多份,不仅丰富了生物实验室的标本数量,而且对生物课堂教学产生了促进作用。

3. 结合课堂教学开展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简单科学研究的能力,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例如:结合植物激素教学对生长素作用进行验证;结合种子萌发教学进行种子萌发率测定;这些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简单易行,取材方便,效果明显。

4. 结合劳动技术课教学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可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技术。例如:花木栽培、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林木栽培、水产养殖的教学与实践,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

5. 结合当地经济开发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了解农业生产状况,调查人口、耕地、粮食状况,提出发展经济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6. 结合爱鸟周、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举办知识讲座和黑板报、壁报、图片展览以及知识竞赛,扩大知识视野,提高生物学素质。

总之,开展生物课课外科技活动,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农村中学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旨在启发青少年认识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了解家乡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