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石盆景的制作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3-27 22:18 0 0条评论

一、上水石盆景的制作

上水石,俗名灵山石,用此石作盆景,别具风韵。上水石是种神奇的石头,棕红色的质地间带有许多洞孔,看上去有点儿像一块干了的面包,很蓬松,密密麻麻的洞孔像无数张开的嘴巴。将它放置在盛满水的专门制作的盆中,水自然而然地被石块中的洞孔吸上了石头表面,整个盆景便散发出一种湿润的感觉。每天清晨给上水石盆景浇水是件快乐的事情,仿佛听到上水石“咕咚咕咚”在喝水,它用自己的气息在诠释着自然的真谛。 上水石“山顶”上布满小草,是珍珠草,是种生命力很强的草,只要上水石吸到水,便可以将这些小草孕育得生机勃勃。珍珠草小小的颗粒般的叶子浑圆饱满,极似珍珠,绿得透亮,好像在闪着光似的,怪不得有这样美妙的花名。在山腰的一角,有一棵文竹,它长得那样潇洒。上水石给了文竹足够的水分才使得它尽情挥洒绰约的风姿。在“山脚”下有一座幽静的古塔,更给这盆景增添了几分如梦似幻的意境。一瞬间让人感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二、家庭如何自制流水盆景

1、把花盆底部垫着的小碟子也像花盆底一样,穿个透水孔。

2、在大碟子中把花盆倒扣,放上通水的管道,这样以后种花,花盆中土壤缺水的时候,可以自己往下面的水潭中吸水。

3、把其他的花盆、花盆托按照下面的方式摆放,用胶粘好。

4、种上花草,放上石子,浇好水后,漂亮的流水盆景就做好了

三、银杏盆景几种造型

银杏是著名的长寿树种,生命力强,叶形奇特,易于嫁接繁殖和整形修剪,是制作盆景的优质材料,用银杏树奶制作的银杏盆景更是一绝,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银杏是中国盆景中常用的树种,银杏盆景干粗、枝曲、根露、造型独特、苍劲潇洒、妙趣横生,是中国盆景中的一绝。夏天遒劲葱绿,秋季金黄可掬,给人以峻峭雄奇、华贵典雅之感,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被誉为“有生命的艺雕”。按照人们不同的欣赏要求,主要有观实盆景、观叶盆景和树桩盆景几种类型。

步骤/方法

树桩的制作

盆以外形雅致、保水性强、透气良好的花盆、木箱和木桶为主,其中以不带釉的泥盆、紫砂盆为最佳。盆的直径一般在30cm以上,盆土一般用富含有机质、质地疏松、吸肥保水力强的草炭土、腐殖土或自制营养土(用6份壤土、2份粗沙、2份腐殖土,加入适量充分腐熟的鸡鸭粪或豆饼渣等),底部填入碎砖或石栎,装入培养土。然后将树桩的长根和粗根疏剪整理,在2~3月份定植在盆中。树桩可以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获得,也可以用形态多样的根蘖的培育而成。

栽植技术

栽植时先在盆内放一部分土,选择各种方法取得的桩木,将根系修剪后放在盆中,让根系充分伸展,然后在盆内填土,用手轻轻按实后再稍微向上轻提,盆土不要填得太满,栽植后立即浇透水,稍干后及时松土,以利缓苗。

造型

根据对银杏盆景不同的欣赏要求,事先绘制出造型设计图案,因桩造势,按图索形,对枝干进行弯曲绑扎、调理曲直。观实盆景主要欣赏种实,成熟前种实貌似橄榄,成熟后宛如金橘,初以绿叶,色彩悦目。造型时注意培养结实枝,辅之以人工授粉,种大粒美。观叶盆景偏重于叶形与叶色,强调色形俱佳、树形独特。树桩盆景力求苍劲嶙峋之雄姿,可以利用老树的根桩等养成干粗、枝曲、根露的孤傲气质。

管理技术

整形修剪。 修剪是银杏盆景造型的主要技术,应根据不同的欣赏要求,采用疏剪、短截、回缩等手段,剪去多余的侧枝、平行枝、交*枝、过密枝、徒长枝和病枯枝,突出主干,充实观赏枝,使其具有更高的艺术格调。但修剪应顺其自然,不能机械模仿。

肥水管理。 银杏喜温怕涝,盆土不宜过湿,浇水后应立即松土通气。银杏盆景既观叶又赏果,在管理上要控制大肥大水,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遵循“肥淡量少勤施入”的原则。春季萌芽后至生长期间,盆施豆饼或复合肥5~10g。施肥后立即浇水。浇水的时间和数量依天气状况和盆土的湿润程度具体确定,浇水以不大量向盆外渗水为度,浇水前应把水晒暖,忌用冷水。避免炎热中午大水浇灌,最好的办法是用套盆法浇水,将水从盆底慢慢地吸入,或用壶喷水,以防盆土板结,造成断根。

人工辅助授粉。 银杏为雌雄异株植物,观实盆景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措施,方能达到赏果目的。常用的人工授粉方法有点授法和挂花技法。用嫁接雄性品种的方法也比较有效,就是在同一盆中,将银杏的枝条上嫁接雄性品种,但也要对其进行造型,以达共同观赏的需要。

四、“山水盆景”怎样才能有诗一样的意境?

“山水盆景”不仅可以美化家庭环境,还可以提升主人的气质,有一盆亲手制作的盆景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事,但是对新手来说,却总是无从下手,做不出意境。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方法,让新手也可以做出一盆诗意盆景。

1、选材。对新手来说选材要易打理,还要常见。比如文悔慎粗竹孝伍就是最常见的造景材料,有天生的优雅气质,但是文竹长势太旺就容易失去造型的意义,可以给文竹浇上矮壮素,就可以保持文竹低矮的姿态,不至于疯长。

还有一个基础材料,苔藓,将苔藓铺于盆景的石间,就能创造出自然的气息。苔藓需要每天喷水,最好选择在山上或者路边采来的,才最有诗意,买来的苔藓都是长种植的,虽然工整干净,但缺少了自然的味道,自然就离诗意较远了。

最后是石头,在盆中参差错落地摆上几个石头,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微景观。有山石、有树木就是诗意盆景的基础,就像山水画一样的意境。

2、创意。专业的盆景制作有“皱、瘦、透、漏”之说,简单说,就是将自然的景观浓缩到一个盆景中。山石的摆放不可太多,可以摆放一个独石,可以是一大一小的子母石。在石头上摆上一丛苔藓也是很好的选择,石头的摆放不需要太多。

植碧镇物的栽植也不可太多,品种越少越好,要形成错落有致的形态。可以是一丛,也可以是一棵,最好是从市场上买来造型优雅的老桩,自己做恐怕要花费几年的功夫,新手还是花市买来现成的方便。

山水盆景都是使用矮盆,泥土比较薄,多用紫砂盆。平时多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有苔藓的一定要喷水。

初学者可以参照桂林山水等风景名胜,取一个局部风景浓缩于盆景中。参照国画的构图,有透视,富于变化。可将植物的主干偏于一侧,或将山石摆放在盆景的一端。

诗意的盆景设计并不难,多观察,及时修剪,一定会做出一盆美丽的盆景。

就像写诗一样,需要画龙点睛之句,盆景也是这样,有个好的题名,盆景的主题就突现出来了。为盆景命名,笔者在制作实践中,得出以下三点体会。

利用名句和人物形象命名

这种命名法,比较简便,关键就在恰如其分。如用李白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制作的山水盆景,就必须有连绵的大山和奔流不息的大江,江上有船,突出山水悠远、小舟飞渡的形象,有这样的盆景,命名才恰到好处。用王之涣的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盆景的图案就有远山白云和黄河的形象。若用宋词辛弃疾《代人赋》中的“春在溪头荠菜花”,制作的盆景就得有山下小溪,溪头生长着几棵绿叶簇拥的已绽白色的荠菜花,甚至溪畔还有已泛鹅黄的柳条儿。以人物形象命名的盆景也不少,例如《独钓寒江雪》的盆景,上面的人物能看出姜太公的形象,那么改为《姜太公钓鱼》,就更为确切生动了。《杜甫行吟》、《昭君出塞》、《米芾拜石》等,都是根据人物形象命名的,意境深远,格调清新而拆升高雅,常常比自袭如己创作的名字更有档次。

以自然景物形象命名

盆景本来就是自然景观的缩影,故命名就必须根据景观之特点,冠以最能体现景观之神的名字,如《神女峰》、《长江万里行》、《逶迤长城》。属远村近野,田园风光一类,虽没有大山江河的气魄,却有玲珑小景,乡情风趣,这样的盆景,命名应更新颖,“小桥流水人家”、“蛙声一片”、“万绿丛中一点红”、“古桑新姿”、“农家红楼烟雨中”等,都是以自然景观取名的,大都情景交融,寓意深远,耐人寻味。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相结合的形象,也是盆景命名的亮点,如《泰山迎客松》、《嵩山古柏》、《古庙唐槐》等,此种盆景题名,比较流行,在盆景园中数量极多,缺旅禅老点是让人感觉不够新颖、别致。自然景观同动物相结合命名者也不少,《竹林三熊》(熊猫)、《空山鸟鸣》、《金鱼戏龙泉》、《奇山飞狐》等等。以自然景观命名的盆景,出现有创意的佳名,也不是多么容易,必须细心观赏、研究,诞生妙趣横生的灵感,才能获艺术性强的盆景佳名。

根据盆景造型和意象命名

盆景的造型,是为其取名的重要依据。盆景制作者,在制作盆景时心中就有“造型”了,故脱手后随即便起出名字。不过也有的忽视了这件事,过后就要请人给命名。有文化有知识的,会写诗作画的人,经过细致观赏,一般会琢磨出高雅的名字来。造型盆景美名,如《嫦娥奔月》、《孔雀东南飞》、《喜鹊登枝》、《大江东去》、《鲤鱼跳龙门》、《犬猫闹春》、《虎蹲峭岩》、《竹影:雨露风晴》(四盆)、《云翠果红》等,这些盆景名字属通俗类,假若要求更含蓄、更深沉,那就得以盆景的意象取名,就不是一目了然地把名与景联系起来,而是观后思考出一种向往的东西来。例如盆景的图案是一棵古树,在树桠中的树瘤上卧着一只蝉,命名为《秋声》,观赏人并没有听到秋声,人们看到此景,想到了“噤若寒蝉”,便联想到了秋天。再如《月照竹林》盆景,只有一丛翠竹缝隙间,有丝丝银光闪烁,根本看不到月亮,可能使人琢磨出来,月亮就在丛林的那边,有斜照过来的光芒,这比月亮就在丛林顶上,要好得多。这就是盆景的名字,离真实的造型之景很远,可意和景密切相连,费一番思索,就能惊喜的,这样的盆景名字才是真正高档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