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藕盆景是怎样养的?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4-01 05:19 0 0条评论

一、蕉藕盆景是怎样养的?

蕉藕盆景的制作养护

蕉藕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多分枝,叶片阔大呈长椭圆形,状如芭蕉,革质碧绿有光泽。其株形挺拔健壮,和美人蕉相似,但不开花。用蕉藕制作的盆景,有南方芭蕉树风姿,居住北方的人们,足不出户,便能欣赏到南国风光。

1.造型布局

用蕉藕制作盆景,其茎干应高低不一,错落有致,茎干之间有疏有密,避免等距离排列,方显美观。为了使蕉藕呈现芭蕉树的风姿,根据造型的需要,可把每株下部叶片剪除1~3片,并在盆内适当位置点缀几块形态优美的山石。有的盆景还在蕉藕根部位置放上一个眼望远方的瓷人少妇,题名为《盼郎归》,表现其正在翘首盼望远方的丈夫归来,情真意切,栩栩如生。

2.栽种与用盆

蕉藕一般在4月中旬栽种。通常把有3—4个芽的蕉藕根茎,栽植在长50~60厘米、中等深度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盆钵的一端(栽种位置见图),另一端空出2/5左右。选盆时要注意盆的色泽不要与深绿叶片靠色。栽种时要注意芽尖向上。盆土以2/3普通腐殖土加1/3沙土,调匀后即可使用,并在盆土底部放少量腐熟豆饼作基肥。栽种后浇透水,置于露天养护,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能发芽,正常生长。

3.养护管理

(1)场地。蕉藕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因盆钵不太深,叶片又大,蕉藕易被强风吹歪或吹倒,故不要把蕉藕盆景置于风口处和离地面较高的地方。蕉藕不耐寒,秋后经霜或o℃左右的低温,地上部分就会死亡。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把根茎挖出,晾晒2~3天后放入地窖中越冬,以备翌年春天栽种。

(2)浇水。因蕉藕叶片阔大,水分蒸发快.在生长季节,应经常浇水。浇水要掌握“见干再浇,不于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并使土壤适当偏干为好,土壤过湿,易使叶片增大,影响造型。在天气炎热时,还应经常向盆景周围的地面洒水,保持小气候有一定湿度。

(3)施肥。蕉藕在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机液肥即可。施肥过多,植株生长快,叶片长得更大,和盆钵失去比例,有头重脚轻之感。

(4)整形。一般一件中型蕉藕盆景,有3~5根茎干即可,大型的可适当多留几根,过多的茎干应剪除。当每个茎干长到理想高度时,可把顶部嫩叶向左右摆动几下,轻轻拔掉,使其封顶。

(5)防病虫害。只要养护得法,蕉藕一般没有病虫害。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二、什么是盆景?

盆景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作为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和园艺加工,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同时以景抒情,表现深远的意义,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犹如立体的山水画。但盆景又不等同于山水画,它以自然物本身为主要材料,具有天然的神韵和生命的特征,它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因此盆景又是一种活着的艺术品,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盆景艺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第一,盆景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造园是把自然景物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盆景是把景物缩小于咫尺盆中,可以说是微观造园。

第二,盆景是“活的艺术品”。树木花草作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料,具有生长发育的生命特征,决定了它在制作加工上的连续性,艺术欣赏的可变性。

第三,盆景形式的多样性。现代盆景艺术,正向着多元化发展,例如树种和盆景类型的不断增加、盆景的地方风格的不断涌现等。

第四,盆景艺术的个性:由于盆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艺术才能及文化素养的不同,其作品往往会出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即所谓的“个人风格”。追求个性,推动了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第五,盆景艺术上的自然性:人类来自大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虽然盆景是一种艺术,离不开人的创造,但是更多人希望盆景的自然,特别是在造型上的自然。

第六,盆景创作的艺术性。这是创作盆景的最基本要求。盆景造型要具有艺术美,而内涵意境更要深远,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且通过景激发出感情,因景而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到景外的意境。

三、谁有有关盆景的400字作文?

盆景就是运用咫尺千里以小见大的手法将树木,山石等聚于盆中,经过艺术加工和年复一年的精心培养,使之成为自然风景的缩影。

盆景主要分出水盆景和树桩盆景两大类。出水盆景以石为主,再点缀以苍苔、舟、桥、亭、榭等;树桩盆景以树木为主。

制作山水盆景,分为选料,加工,布局三步。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山石。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山石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松石与硬石两类。松石易吸水长苔,能使多种植物生长良好,雕琢加工也比较容易。硬石质地紧硬,加工很困难,但天然形态及其纹理较好,有利于养护保存。其次是山石的加工。加工有锯截,雕琢和胶合三步。松石的形态和纹理可以用一头扁一头尖的小锒头凿出,尖的凿洞穴,扁的凿沟壑。经过锯截和雕琢后,如形态还不够完美,就需要胶合。胶合时先在盆底铺纸,然后按设计要求将石料用水泥胶合。山石加工比较容易,而最后的布局则难。盆中景致创造要有特色,避免平淡无奇,要井井有条,又要合于自然,要按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厘的艺术准则。要求选择点缀品,景物要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石上栽树养草,苍苔滋润,若再恰当的用布罩舟、桥、亭、榭,能起画龙点睛之效果,石上需种五针松,黑松、小叶罗汉松等枝叶细小的草木,山上山下的景致姿态应各不相同。

树桩盆景形式很多,依据各人所爱而定,制作树桩盆景要选枝叶小,上盆易活,萌发力强,生长缓慢树木盆景中树木的形态加工,可依照自然界中古树名木,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树木整形最简便的方法是用铅丝扎缚成形如修剪相结合的粗扎细剪的方法,这样能使树木得到完美的造型。在树下配上几块山石,更富有诗情画意。

山水盆景,移天缩地,以小见大,因此制作时要细细推敲,通过艺术手法达到目的。初学者可先根据好的作品,依样画葫芦,从中学习加工技术,掌握山水盆景的结构,然后要多观察自然山水的特征,多看多揣摩才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盆景形成后,必须细心加以保护,保护的方法有三种。其一、山水盆景夏季放在半阴半阳处,冬季置于向阳的室内,树桩盆景要根据所栽的树木,合理地按季节放置。其二、是浇水。浇水很重要,忽视这一点,容易使盆景死亡,前功尽弃。其三,修剪是保持一定姿态的关键,不同树种,不同季节修法不同。咫尺大小的盆景能让人领略自然风景,家庭室内陈设几盆,妙趣横生,工余之暇,略事栽植,能提高艺术修养,调剂精神。这真是“缩龙成寸,咫尺千里,无声的诗,立体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