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种植的方法?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3-11 20:37 0 0条评论

一、银耳种植的方法?

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等;其方法和步骤与香菇有许多相同之处。可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袋栽。

银耳属中温性真菌,菌丝在 16℃~30℃内均能生长,其中20℃~28℃生长正常,23℃~25℃生长最好,低于20℃或高于28℃菌丝纤弱。子实体分化的温度在16℃~28℃之间,低于16℃生长迟缓,高于28℃分化不良,最理想的温度应是22℃~25℃。

二、银耳种子的种植方法?

1.

瓶栽法。将混合好的银耳培养料装入500~750g的广口瓶中,装满压实,随后用塑料薄膜外加一层牛皮纸覆盖瓶口,并用线扎紧,放入高压锅内,保持100℃ ,连续灭菌7小时,冷却后,即可移入接种室备用。最后在将其移至接菌箱内进行接种,每瓶750克容量的菌种,可接种栽培瓶50-80瓶。

2.

袋栽法。采用的是聚丙烯塑料薄膜袋进行栽培。首先装料时,先将塑料袋底的二个角向内塞,使底部平稳。注意装料量与瓶栽装满不同的是,袋栽法只需装满五分之三即可,同时用棉花塞袋口,并按常规方法灭菌、

三、鲜银耳的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1、瓶栽法。将混合好的银耳培养料装入500~750g的广口瓶中,装满压实,随后用塑料薄膜外加一层牛皮纸覆盖瓶口,并用线扎紧,放入高压锅内,保持100℃ ,连续灭菌7小时,冷却后,即可移入接种室备用。后在将其移至接菌箱内进行接种,每瓶750克容量的菌种,可接种栽培瓶50-80瓶。

  2、袋栽法。采用的是聚丙烯塑料薄膜袋进行栽培。首先装料时,先将塑料袋底的二个角向内塞,使底部平稳。注意装料量与瓶栽装满不同的是,袋栽法只需装满五分之三即可,同时用棉花塞袋口,并按常规方法灭菌、接种。

四、银耳菇的种植方法?

一、温度

在银耳的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把控一定要过关,如果温度没有把控好,银耳可能会死亡,有些却是畸形等等,所以适合银耳生存的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二十到二十五度左右,最低温度不能低于是六度,最高不能超过三十度,当然特许情况下就是银耳在零度的时候还能生长,只不过生长速度非常的缓慢,在银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至少要进行三次保温工作,每次都是将温度调控到二十二到二十五度左右。

二、水分

水是万物生长的必然条件,所以对于银耳也是一样,银耳对水分的需求量有点大,在田间的水分至少要来保持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左右,但绝对不能高于百分之就是,高于百分之九十银耳不易发芽,并且长势非常的弱。在整个生长期至少要进行三次浇水,第一次是在种植的时候,第二次是在种植后二十到二十五天左右的时候,第三次一般是在一个月后,但是如果是在夏天的话就需要勤浇水一般是三天就需要浇一次,非常的麻烦,所以一般不建议在夏天种植。

三、光照

银耳不能过分的进行阳光直射,但是如果没有光照它也无法生长,所以在种植的时候我们要阿静种植地选择好,最好是选在哪种有树荫的地方,这样照射下来的阳光就是比较散的,而且光线也不会太强烈,但是如果是在是没有就需要通过人工的手段,制造出适合银耳生长的环境,尽量选用有透光性质的材料来进行搭建遮蔽物,这样可以让银耳快速并且优质的生长。

四、养分

在种植银耳之前我们会进行银耳的养料配制,所以我们要注意银耳生长的习性以及银耳对什么样的养分更容易吸收和利用,那么我们就怎么配制,所以为了促进银耳的生长,我们在养料中一般会加入氮肥、磷肥和钙肥,这样可以促进银耳对外界营养物质的吸收,健康的生长。

五、灭菌

银耳的生长过程中其实没有什么病害,最主要的威胁就是来源于细菌,虽然说有些菌类可以促进银耳对养分的吸收,但是还有非常多的菌类会严重影响银耳的正常生长,所以我们在配制完养料之后就需要对养料进行高压灭菌,然后再进行接种,接种的时候也要做好消毒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确保银耳是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生长。

五、银耳根种植方法?

一、段木栽培

段木栽培是以段木为培养基,将培养好的银耳菌接种到段木上,并在合适的环境下培养,等银耳长到一定程度即可采收。

段木栽培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湖北等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地势及银耳的生理特性选择栽培场地选择及耳堂搭建,栽培场地选择要求做到要阳坡不要阴坡;要土坡不要石坡;要低坡不要高坡。耳堂搭建有五种形式:即坑道式耳棚、地上式耳棚、林下耳棚、室内栽培和牛棚改作耳棚。

耳棚的遮阳,一般是在棚膜上加盖草帘或稻草;林下搭棚是在棚膜上飘一层遮阳网,以免漏进直射阳光。

耳树砍倒后即剪去细枝,就地晾晒3~5d截段,截长1m,截后运至接种场地架晒。耳树截段后粗细分开“井”字形起堆架晒20~25d。在此期间翻堆两次,以使段木失水均匀。

银耳菌及香灰菌均属中温型菌,菌丝生长适温是25~28℃。在豫南气候条件下,段木适宜接种期应掌握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接种过早气温低,发菌慢,拖长了发菌期,管理费工;过迟,出耳期会赶上南阳风(季风),受风害减产。

用电钻打穴接种,菌穴直径16mm(以往为10~12mm),株距4cm,行距12cm(过去为株距3cm,行距10cm)。

接种后“井”字形起架盖膜,光、温、水、气协调管理。

二、袋料栽培

袋料栽培指的是用木屑作为栽培原料,将银耳装入混有棉籽壳、麸皮、石膏粉、木屑的培养袋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袋子灭菌后待袋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接入菌种。接种后压实,重新贴上原来封穴的胶布。注意的是每一操作都要无菌。灭菌后料袋直接移入培养室架床上培养菌丝。

银耳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2~25℃,接种5d后菌丝萌发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栽培料的温度会有小幅度的上升,这时要因时制宜适当调控培养房的温度,否则高温会使菌丝受损。

经过18d的培养,菌袋内菌丝几乎长满,原基开始分化,耳芽形成,此时温度应控制在20~28℃,最适宜温度为23~25℃,增加散射光,加强通风,在高温季节温度超过26℃时,应多喷水,延长通风时间。

六、盆栽的种植方法?

1、避免土壤积水

栽种盆栽植物一定要有排水好的容器,底部要有较大的排水孔,除了水培植物,其他的花卉都需要用有较多排水孔的花盆栽培。

如果土壤积水,很容易造成植物的根系没有氧气,最终导致烂根,严重的整棵植株就枯萎了。

花盆底部需要铺上一些碎瓦片或颗粒石,避免土壤堵塞排水孔,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

2、环境光照强度

养护盆栽花卉多多少少都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是开花植物,最好就放在有适当光照的地方,可以养在朝南或朝东的位置。

在选择栽种花卉之前,首先就要了解有多少的光照,光照强度和多少都需要注意,如果没有太多光照就只能养耐阴植物了。

3、定期补充肥料

大部分的土壤都会有适当的养分,大部分朋友都是用花盆养护,土壤里的养分极其有限,一般半年左右就完全没肥力了,就需要定期补充肥料,这样才好促进植物生长,有利开花。

可以在植物花卉的生长期每2~3个周给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开花植物在花期之前定期给磷酸二氢钾。

4、植物花卉选择

阳台和院子布置植物并不在于多,一定要预先规划好,栽培植物花卉之前可以先列好清单,选择适宜的植物,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能让植物花卉长得自然靓丽。

5、养护注意

栽培花卉之前要选择能够互相促进生长的植物,比如在蔬菜和香草植物旁边种上一些万寿菊,这样可以有一定的驱虫效果。

如果你喜欢养组合盆栽,一定要将一些生长习性想近的品种种在一起,比如耐旱能力或喜欢光照的强度,这样才能互相促进生长。

6、制作植物标签

新手在播种繁殖和栽培的过程中,都可以制作一些标签,播种的时候可以区分不同的花卉,日后的生长期贴上标签也能了解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混淆品种,可以直接在标签上贴上一层透明胶,就能变成防水的标签了。

7、修剪和花后处理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修剪,保持环境整洁干净,周围有低洼积水的地方也要及时清理干净。保持枝叶底部通风透光,让植物能够健康生长,避免感染真菌病害。

发现感染真菌病害要及时清理干净,定期喷杀菌药,避免病情加重。花朵凋谢之后要及时剪掉,避免消耗太多的养分。

8、养护注意

养护植物花卉不能突然改变环境,否则容易导致叶黄,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枯萎,刚买来的盆栽植物不能一下子暴晒,可以先养在通风遮阴处,慢慢见光,一般都需要1~2个月的适应时间。

9、土壤选择

栽种植物要选择合适的容器,避免土壤积水,一定要用排水良好的花盆,避免土壤积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是新手最好是用红陶盆或瓦盆,也可以选择排水能力好的塑料盆。

七、银耳的种植方法和利润?

银耳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种植者的技能。一般一万袋银耳的成本在三万元左右,一般可以收获斤左右。如果按市场价30元算一斤,可以卖到5万左右。

栽培方法一:瓶栽、盆栽和茶盅栽培

1、生长条件

瓶栽、盆栽或茶盅的银耳可利用自然气温(春、夏、秋季),如果在室内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从种到收只需20多天,整个周期需40多天。每100斤培养料中,应加入清水100-130斤,pH调至5.6左右,拌匀后,装入瓶内或盆内,压平培养基表面,用棉塞或纱布封好瓶口。

2、生长灭菌方法

土法灭菌,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1-1.5小时,在100℃下,保持6-8小时。灭菌后,在接种箱中接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气化消毒半小时,用药量为每立方米空间10克左右。接种量一般每瓶可接100-120瓶。接种后,置20-28℃条件下发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检查是否有杂菌感染,如发现有应立即处理,以防传染。经过20天左右的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表面有小子实体出现,这时应立即去掉棉塞或纱布盖,让新鲜空气进入。

3、保持湿度与温度

这时子实体需要吸收水分,为避免直接喷水而造成烂耳,可在室内墙壁或地坪上洒水,以增加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如果温度太高,应采取降温措施,温度太低可用电炉,热水管或蒸气等办法加温。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才有利于子实体生长。

4、采收再培养

银耳生长一定的散射光线和新鲜空气,才能保证银耳的正常发育。在适宜条件下,一般在取瓶塞后10天左右,即可进行第一次采收。当第一次采收后,培养料的营养已大量消耗,此时可在原耳基部,用小刀挖去1-2厘米的老化菌丝,留下白色菌丝,再培养5-6天,又可出现子实体。

栽培方法二:塑料袋栽培

银耳采用塑料袋栽培,不仅可在家庭生产,而且还利于工厂化生产,由于它比瓶栽成本低,装料多,可吊在室内悬空培养,充分利用空间面积。经过多次实践,获得了很好效果,每100斤原料可生产干银耳10-30斤。

1、无菌操作

接种必须要求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杂菌传染。接种后,塑料袋放在固定的培养架上培养,不宜多翻动,保持温度在22-28℃。经15-25天后的培养,部分袋中表面或袋壁有白色菌丝团出现,这时将塑料袋每隔3- 4厘米打一孔(剪破塑料袋),孔径为1厘米左右,让子实体从孔口处长出来,同时也可去掉塑料袋口的棉塞,四周都可长出银耳。还可以脱袋培养,将脱袋后的培养基放在培养架上,每袋约隔10-20厘米,然后加强温、湿度管理。采用这种方法可加速塑料袋周转使用,降低成本。

2、温湿度控制

银耳子实体从袋口长出后,这时需要的温湿度与菌丝生长阶段不同。子实体虽然能在16-30℃范围内生长,但最适宜在22-25℃之间,高于28℃以上,容易出现烂耳。如果高温高湿,通气不度,就会出现各种杂菌,影响银耳生长。银耳生长发育喜欢阴凉、清洁的环境,要求有散射的光线和足够的新鲜空气,但最怕风。总之,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左右,使耳片湿润,就能正常发育。

栽培方法三:砖式栽培

银耳的砖式栽培不用瓶子和塑料袋,适宜于大规模栽培。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含水量调到65%。灭菌、接种后,菌丝培养阶段不需光线,以免过早分解培养基中的营养,而且要掏瓶压块,子实体就不能发挥其作用。

1、砖式栽培条件

一般采用砖式栽培法,在菌丝阶段是不需要光线刺激子实体的形成。经过培养,菌丝长满瓶的(或塑料袋),就可掏出倒在木箱内(木箱规格30 X20X7厘米),压成菌砖,然后脱去木箱,将压好的菌砖,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预先菌砖底层垫一层塑料薄膜),保湿,使菌丝愈合。

2、砖式压块后技巧

压块后,放在22-25℃条件下,经7-10天,菌丝与菌砖重新组合成一个整体,随便搬动都不会烂,也可把菌砖竖放。若发现有子实体出现时,应及时去掉塑料薄膜,进行培养。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千万不能把菌砖重叠起来,每个菌砖之间至少隔15-20厘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面积,每个架最好设4-5层,层距约50厘米为宜。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和光线照射。水分管理,除根据自然气候的干湿变化而外,还要根据银耳的长势,结合洒水。晴天、风天多喷,阴天、雨天少喷或不喷。

八、盆栽马蹄的种植方法?

 1、选择容器

   我们在选择马蹄容器时,一定要尽量避免塑料花盆或玻璃花盆,主要是这两种花盆的透水和透气性比较差。所以,建议大家最好选择那些陶制花盆,如果没有陶制花盆的话,也可以在塑料花盆下面扎上一些洞,方便水分的快速流出。

   2、马蹄种植土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田园土来种植马蹄,有条件的朋友,最好可以调配一下土壤。比如我们在花盆最下面撒上一层煤渣或者是沙子,然后在花盆中间铺上一些腐殖土或者是腐叶土,这些土壤都非常有营养。

   3、阳光充足

   要知道,充足的光照才能够让荸荠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我们最好是让阳光的散射光线照射在马蹄上面,但要注意不要让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在马蹄上,这样容易叶子被灼伤。

   4、水分管理

   在刚开始种植马蹄时,土壤中要浇足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后期我们要做好补水工作,如果水分不能够得到保证的话,那么荸荠就会出现果实萎缩或者是生长速度变慢的情况。

   5、追肥工作

   在马蹄刚开始生长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氮肥,待马蹄果实结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要减少氮肥的使用量了,多使用一些尿素,这样可以让马蹄的果实口感更好。

九、种植芦荟的盆栽方法?

一、养殖方法

1、土壤:比较适合在土质疏松,排水性比较好,不容易发生板结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这种壤土的保水性比较好。

2、温度:芦荟不耐寒,冬季温度太低就会导致植株的死亡,所以冬天过冬的温度应该保持在五度以上,需做好保暖措施。

3、浇水:春、秋季约在四五天浇水一次即可,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的比较快,浇水约在两三天浇一次即可。

4、光照:比较喜阳光,夏季光线比较强烈,应给予适当的遮荫,冬季放置于光照充足的位置进行养殖即可。

5、施肥:半年施两到三次肥即可,不宜太施多肥。

二、注意事项

一般一年到两年换一次盆,换盆时应注意避免根系受到损害

十、盆栽胡椒的种植方法?

1、养殖环境

胡椒树小盆景养殖时,选用肥沃、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将植株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或阳台,由于胡椒树喜欢略微干燥或湿润的环境,要求养殖环境的湿度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十。

2、施肥方法

胡椒树生长期,每隔半个月需要施加一次稀薄的液态肥,定期在土壤里填埋适量的缓释型肥料,注意植株的幼苗期不施肥或少施肥,以免土壤肥力过度,导致胡椒树出现烧苗或徒长的现象。

3、整形修枝

胡椒树的生长较慢,但在植株的生长期需要每月对植株进行一次修剪,促使胡椒树多萌发嫩绿鲜亮的叶片,同时塑造植株的树型,夏季时需要定期检查胡椒树的嫩梢和叶片,若发现虫害,则要及时剪除受害叶片。

4、注意事项

胡椒树的叶片容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不能将植株放在风口上养殖,以免大风直吹导致叶片掉落,对于长势较弱的胡椒树不能放在温度较高且通风不好的地方,当夏季温度高于三十五度,要采取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