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宝石的花卉简介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3-26 20:18 0 0条评论

一、龙沙宝石的花卉简介

龙沙宝石(Rose Eden) 被玫瑰协会世界联合会的最高奖项评选为:World’s Best Rose(世界最喜欢的玫瑰)。2006年。花柱,花门,爬藤篱笆等。上世纪80年代初,享有盛誉的月季公司法国“梅兰国际”培育出一种十分独特的月季,她具备淡雅的颜色和古典的花型,但在那个年代,她并不符合人们对月季的审美。因此,这个新品种并没有被梅兰公司特别在意,据说当他们决定销毁这个品种时,其在德国的代理商却慧眼识珠,认定这款独特的月季将成为市场新宠,并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1983年,这家代理公司向梅兰提出,由其继续测试观察这一月季。

二、六变花简介

六变花八仙花(学名:Hydrangea macrophylla)又名绣球、紫阳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植物。八仙花花洁白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中国栽培八仙花的时间较早,在明、清时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中都栽有八仙花。20世纪初建设的公园也离不开八仙花的配植。现代公园和风景区都以成片栽植,形成景观。又称八仙花

灌木,高1-4米;茎常于基部发出多数放射枝而形成一圆形灌丛;枝圆柱形,粗壮,紫灰色至淡灰色,无毛,具少数长形皮孔。叶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长6-15厘米,宽4-11.5厘米,先端骤尖,具短尖头,基部钝圆或阔楔形,边缘于基部以上具粗齿,两面无毛或仅下面中脉两侧被稀疏卷曲短柔毛,脉腋间常具少许髯毛;侧脉6-8对,直,向上斜举或上部近边缘处微弯拱,上面平坦,下面微凸,小脉网状,两面明显;叶柄粗壮,长1-3.5厘米,无毛。伞房状聚伞花序近球形,直径8-20厘米,具短的总花梗,分枝粗壮,近等长,密被紧贴短柔毛,花密集,多数不育;不育花萼片4,阔物卵形、近圆形或阔卵形,长1.4-2.4厘米,宽1-2.4厘米,粉红色、淡蓝色或白色;孕性花极少数,具2-4毫米长的花梗;萼筒倒圆锥状,长1.5-2毫米,与花梗疏被卷曲短柔毛,萼齿卵状三角形,长约1毫米;花瓣长圆形,长3-3.5毫米;雄蕊10枚,近等长,不突出或稍突出,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大半下位,花柱3,结果时长约1.5毫米,柱头稍扩大,半环状。蒴果未成熟,长陀螺状,连花柱长约4.5毫米,顶端突出部分长约1毫米,约等于蒴果长度的1/3;种子未熟。花期5-7月。

其主要园艺变种和变型有:

(1)大八仙花,叶大,长达7—24cm,全为不孕花,初为白色,后变为淡蓝色或粉红色;

(2)蓝边八仙花,两性花,深蓝色,边缘花蓝色或白色;

(3)齿瓣八仙花,花白色,花瓣具齿;

(4)银边八仙花,叶缘白色;

(5)紫茎八仙花,茎紫色或黑紫色;

(6)紫阳花,萼片大型,花瓣状,粉红色或蓝紫色;

(7)玫瑰八仙花,花粉红色。不耐寒,在长江以北冬季宜于5”C以上室内越冬。花为聚伞花序,花色有白、粉、蓝等色。

三、介绍下断肠草花?

断肠草为世界著名的剧毒植物,其实它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GelsmiumelegansBenth.,为常绿木质藤本,其根在民间俗称“大茶药”;断肠草别名钩吻、野葛、虎狼草和胡蔓草。生于向阳的山坡、路边的草丛或灌木丛中,主产于广东、广西。此外,福建、浙江、贵州、云南等地有产。胡蔓藤属植物全世界有3种,我国有1种供药用。

断肠草为什么具有剧毒呢?是因为它全株植物均含有钩吻素子、钩吻素寅、钩吻素卯等毒性生物碱,以钩吻素寅毒性最剧,中毒之主要症状是呼吸麻痹,轻者呼吸困难,重者死于呼吸停止。断肠草根、茎、叶三部分均有剧毒,尤其以嫩叶最毒,人若误食小叶一片即可致死。在笔者老家-高州,曾经发生用大茶药煲猪骨汤治风湿病而造成服后中毒死亡的事故。文献亦记载有内服大茶药中毒事件。令人不得其解的是,小叶一片致人于死地的断肠草生猪吃后却安然无恙,对生猪不仅不会发生毒害,还可作为生猪的杀虫和健胃药。民间有用断肠草作猪饲料,研究人员还有用于畜禽复壮等方面。

误服断肠草会出现何种症状呢?又如何能解其毒呢?内服断肠草、中毒后,会出现口渴、流涎、干呕、发烧、咽喉及腹中灼痛、震颤、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据文献记载,急救法有:即用蕹菜(通心菜)根煎汤或鲜根捣烂取汁灌服、或用崩大碗(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或取新鲜羊血趁热灌服,催吐,然后洗胃处理。

断肠草是毒草之王,因毒死炎帝而恶名远扬,大家对它敬而远之。其实我们还可以好好研究它,“以毒攻毒”,利用它的剧毒为人类服务。断肠草的确是一味功效独特的外用药,具有消肿定痛,祛风拨毒,杀虫止痒等效,外用可治痈肿,疔疮,瘰疬,无名肿毒,骨折,跌打扭伤,刀伤,湿疹,风湿痹痛等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捣烂外敷治跌打瘀肿,外伤出血,梅毒恶疮,风痹;煎汤熏洗可治皮肤湿疹、疥癞及癣。现从本草文献记载的断肠草治疗方剂中选择三验方介绍给大家:

治疥癞:断肠草、白芷、青黛、五倍子、枯矾、马前子、蛇退各二钱,梅片四分,松香、雄黄各一钱五分。共为细未,以蜡油熔化和药膏贴之。(《岭南草药志》)

治痈疮肿毒:生断肠草四两,黄糖五钱。共捣敷患处。(《广西药植图志》)

治风湿关节痛:干断肠草一两,防风二钱,独活一钱。共研粗未,用纸卷烧烟熏患处。(《广西药植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