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简介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3-31 15:18 0 0条评论

一、大槐树简介

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跟其他豆类植物不同,肉胶质,在种粒之间收缩,形成念珠状,俗称“槐米”,也是一种中药。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疗疮毒;木材供建筑用。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皮、枝叶、花蕾、花及种子均可入药

二、白色的槐花有毒吗

白色的槐花没有毒,可食用,用于制作槐花荆芥饮、槐菊茶、大黄槐花蜜饮、马齿苋槐花粥、地榆槐花蜜饮、两地槐花粥和槐花清蒸鱼。

槐花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10,分离,不等长;

于房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种子1-6颗,肾形,深棕色,花期4-5月。

扩展资料:

栽培

充足的养分有助于槐花的生长,在槐花的生长期,在盆土周围撒一点粒肥,然后浇水,或者直接灌肥水。花盆较小的,施肥后要及时浇水、松土。家庭中的肥料通常选择用豆饼、马蹄片、羊角,发酵后使用。

槐花的生长速度适中,在小苗生长期要及时进行打顶促进分枝。对一些老化、发黄的枝叶要及时剪除。

原产我国北部,尤以黄土高原及东北、华北平原最为常见,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日本、朝鲜及越南亦有分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槐花

三、槐树红色花朵食用吗?

槐树红色花朵能食用:

槐花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性状】槐花 本品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无臭,味微苦。

  槐米 呈卵形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无臭,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用法与用量】5~9g。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槐花(附:槐米、槐角)

    槐花黄自呈蝶形,内包十枚雄蕊条,

    花瓣下部绿色萼,凉血止血潜肝阳。

    [来源]  为豆科乔木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花。

    [产地]  我国南北大部分省区有栽培,主产河北、河南、山东。

    [采收]  夏季花初开时采收,晒干。

    [药材形性]  花蝶形,花瓣多落,完整者花瓣6片,黄白色或淡黄色,很薄,其中两瓣较大,近圆形,顶端微凹,向外反卷,其它瓣片呈长圆形,长约1.5cm。花瓣中部包棕黄色须状的雄蕊10枚,圆柱形而弯曲的雌蕊1枚。花瓣下面有绿色的钟状花萼,体轻,干后易破碎。味微苦。

    以花将开而未开、整齐不碎、色黄、无梗叶杂质者为佳。

    [炮制] 槐花  取原药材,筛去土末,拣去残梗,叶,簸去杂皮,晒干,又称“生槐花”。

    炒槐花  取生槐花,置炒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炒至表面微显火色,透香气时,取出,摊晾凉。炒制可破坏酶的活性,有利于有效成分的保留;炒槐花煎出有效成分高于生槐花1倍量。

    槐花炭  取生槐花,置炒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翻炒至表面显棕黑色,花朵成形,存性,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摊晾散热。制炭后,鞣质含量比生槐花高4倍,能使出血时间显著缩短。

    [成分]  含芸香甙(芦丁)、桦皮醇、槐二醇及鞣质等。

    [性味、归经]  苦而微寒,入肝、大肠经。

    [功用]  凉血止血,降血压。用于便血、痔疮出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高血压等症。

    [处方名]  槐花  生槐花  炒槐花  槐花炭。

    [用量、用法]  9-15克,煎服。亦可单用水煎代茶。

    [注意]  1.炒制时注意火候,不宜过急。2.脾胃虚寒者慎用。

    [保贮]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附药:

    槐米  为槐树的花蕾。于6-7月花未开放时连梗折下,晒干后打落花蕾。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形似麦粒,长0.3-0.8cm,直径0.2—0.3cm。直径0.2-0.3cm。花萼黄绿色筒状,约占全长的2/3。质松,手捻即碎,味微苦。功用同槐花。

    槐角  为槐树的成熟果实。秋季采摘晒干。呈串珠状肉质荚果,但不开裂,长3-6cm,直径0.6-1cm;表面黄绿色或褐色具不规则粗纹理,一侧有一黄褐色带,内含种子1-6粒,常在缢缩处折断;质柔润,呈半透明角质状,断面黄绿色,有粘性;种子扁椭圆形,约0.8cm,表面光滑,棕黑色,脐点灰白色;质坚硬,味苦。功似槐花,但止血力弱,清热作用较强,且能润肠,故多用于便秘、痔疮肿痛或兼有出血者。用量9—15克,煎服。

    按:  葛花,扁豆花与槐花外形相似,不可混淆。葛花色深(紫红色),扁豆花较长(约2cm),瓣内10枚雄蕊均合生为一体,而槐花体色黄白,内部10枚雄蕊长短不齐,仅在基部连合。

槐花猪肠汤

菜谱名称  槐花猪肠汤

所属菜系  粤菜

所属类型  亲亲靓汤

基本特点  

基本材料  猪大肠500克,猪瘦肉250克,槐花90克,蜜枣2个。

做法

(1)猪大肠洗净,槐花洗净,装进大肠内,扎紧大肠两头;猪瘦肉洗净,切块。

(2)把装有槐花的猪大肠与瘦猪肉,蜜枣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 ̄3小时,调味供用,捞起猪肠,切开去掉槐花,用酱油调味佐膳。

功效

益阴润燥,清肠解毒。大肠燥热,症见大便下血,或痔疮出血,或大便干结难解,或便秘,皮肤瘙痒。

说明

本汤重在清润凉血。汤中槐花性味苦微寒,含有芸香甙、白桦脂醇、槐花二醇、葡萄糖、葡萄糖醛酸、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鞣质和维生素A类物质;功物清热、凉血、止血,《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治五痔,心痛,目赤,杀腹脏虫及热,波皮肤风。”《医学启源》说它有“凉大肠热”的作用。猪大肠(宜用靠肛门直肠段)性味甘微寒,功能润肠养肝,是大肠疾常用调养之品,如便秘、便血、脱肛、痔痢等常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肠治燥,调血痢脏毒”,《本草图经》说它可“主大小肠风热”。《症治准绳》中有治痔漏下血一方,名猪脏丸,正是以槐花、猪大肠制成,本汤再配用猪瘦肉、蜜枣,滋阴液、润肠胃,共奏润肠,通大便、清热毒、止下血、疗痔漏之功。

注意

虚寒性便秘或下血者均不宜用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