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 永远跟党走 朗诵时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5-04-11 09:18 0 0条评论

一、五月的鲜花 永远跟党走 朗诵时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天磊 (磊:众石累积 )

元风、冰枫

二、光未然的现代诗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三、黄河大合唱作者是谁

黄河大合唱作者是光未然,作曲是冼星海。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在他89年的人生岁月中,经历了颠沛流离、激昂奋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一生笔耕不辍,每天写日记。

他开蒙甚早,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并潜心研究戏剧、音乐,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

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晚年,他关心青年作家的创作,并完成了厚重的古典文学研究成果《骈体语译文心雕龙》。

光未然的成就

光未然的著作有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1957)、《文艺辩论集》(1958)、《风雨文谈》(1982)。新中国成立以来,光未然出版的诗集有《五月花》(1960),共收录了作者解放前后的代表作30余首。

其中包括长诗《屈原》、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未入集的作品尚有政治抒情诗《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惊心动魄的一九七六年》,以及长篇叙事诗《英雄钻井队》等。

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光未然

四、黄河颂的作者是谁?

《黄河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郭沫若所作的一首长诗,描写了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

郭沫若于1935年在陕北创作《黄河颂》,当时正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面临着极其困难的时刻。他通过对黄河这条长江之母的讴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同时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

《黄河颂》在1935年12月刊登在《申报》上,并被收入郭沫若所著的《悲壮的黄河》一书中,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黄河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她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

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开篇明确“歌颂黄河”的主题,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最后尾声部分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文学在阔步前进》等。1913年11月1日生日,卒于2002年1月28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河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