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室内水产养殖技术
一、冬季室内水产养殖技术
冬季室内水产养殖技术简介
冬季是室内水产养殖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殖,保证水产物产量和质量是每个养殖户都面临的挑战。本文将介绍一些冬季室内水产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度过寒冷季节。
控制水温
冬季室内水产养殖的首要任务是控制水温。水温过低会影响水产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一般来说,水温应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这对不同种类的水产来说有不同的要求。常见的控制水温的方法有:
- 保持室内空气温度稳定
- 安装加热设备,如加热器或加热灯
- 使用保温材料覆盖鱼缸或养殖池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保持水温稳定,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提供充足的饲料
冬季是水产生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养殖户应注意提供充足的饲料,以满足水产生长的需求。根据不同的水产种类,饲料的种类和用量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合理计算喂养量,避免造成浪费或过度喂养。
保持水质清洁
在冬季室内水产养殖中,保持水质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产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果。养殖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保持水质清洁:
- 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含量等。
- 增加水的循环和曝气,促进氧气供应。
- 定期更换部分水体,避免水体污染。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提高水产养殖效果。
控制疾病发生
在冬季室内水产养殖中,水产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低温和水质变化容易导致水产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疾病。为了控制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定期检查水产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如定期清洗设备和鱼缸。
- 合理选择抗病性强的水产品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结语
在冬季室内水产养殖中,科学合理地控制水温、提供充足的饲料、保持水质清洁和控制疾病发生是关键。养殖户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产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二、水产养殖加温技术
水产养殖加温技术是现代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养殖效益、稳定水质与鱼类生长环境,加温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加温技术的意义、加温方法和常用设备,并探讨其对养殖业的影响。
水产养殖加温技术的意义
水产养殖加温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水温是水产养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水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不同种类的水生动物对水温的要求不同,因此保持适宜的温度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通过加温技术,可以调控水温,满足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需求,促进其生长速度和体况的提高。适宜的水温可以提高鱼类的饵料利用率和消化率,增加鱼类的食欲,缩短养殖周期,降低饲料转化率。此外,加温还有助于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水产养殖加温技术的方法
水产养殖加温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电加热法:通过电加热器将热能传递给水体,提高水温。
- 太阳能加热法: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体。
- 燃烧加热法:使用燃烧器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加热水体。
- 地热加热法:利用地热资源,通过换热器将地热传递给水体,提高水温。
- 余热回收法:利用其他工业过程的余热,通过换热器将余热传递给水体,提高水温。
采取何种加温方法,需要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不同的加温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能源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
水产养殖加温技术的设备
水产养殖加温技术所需的设备也多种多样。常见的设备有:
- 加热器:用于加热水体,提高水温。
- 换热器:用于将热能传递给水体,提高水温。
- 温控器:用于控制水温,保持适宜的温度。
- 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温,实时反馈给温控器。
这些设备在水产养殖加温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选用适合的设备,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提高加温效果,减少能源消耗,保证养殖水体的稳定性。
水产养殖加温技术对养殖业的影响
水产养殖加温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也对养殖业带来了诸多影响。
首先,水产养殖加温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通过调节水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水产养殖加温技术可以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养殖户可以通过加温技术调节养殖水体的温度,提高养殖效益,增加经济收益。
其次,水产养殖加温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养殖方式。传统的养殖方式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温度波动大,季节性限制明显。而加温技术的应用可以克服这些限制,实现全年无节令的养殖。水产养殖加温技术的发展使得养殖业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化,推动了养殖业的现代化进程。
此外,水产养殖加温技术的应用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加温技术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加温技术还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节约资源。
总之,水产养殖加温技术在现代水产养殖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也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方式,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加温技术的应用还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养殖业的发展,相信水产养殖加温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室内养殖技术?
1.适宜的光线
室内养殖植物需注意光线,要了解植物的喜好,喜光的可以放置在光照较好的地方。喜阴的植物,则是要放在能够遮阴的地方。根据不同植物的喜好,进行摆放即可。
2.适量的水分
在室内养殖植物,什么时候浇水,根据盆土状态来定。浇水的时候要均匀,最好是使用提前准备好的自来水,这样的水温是最合适的。其次每一个花盆都需配有一个底垫,这样浇水就不会弄脏地板。
3.适量的肥料
如果是刚买回来的植株,在一年之内无需施肥。在家中养殖时间超过一年,需要适量补充肥料。最好是选择缓释肥,但是要适量,不可以过多,以免烧根。其次无论是哪一种植株,在休眠期的时候,都无需施肥。
4.适宜的温度
室内的温度一般来说适合很多植物生长,但是在夏季要多浇水,给植物降温同时提供所需水分。在冬季则是要少浇水,保持植物生长。
5.适当的通风
室内养殖一定要做好通风,尤其是在夏季,通风可以降温。即使在冬季,也要适当通风,但是冬季通风要看天气状况,天气好的时候在中午短暂通风即可。
四、冬季,养殖场如何加温保暖?
一、完善保暖增温设施
如果是开放式的小型猪舍,可以覆盖“薄膜”或“塑料布”;封闭式养猪舍可以用“锅炉”加热进行供暖;如果是开放式又不封闭的,就采取加盖“塑膜”和“锅炉”加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保暖增温。对于一些特定猪舍,譬如是母猪舍,可以适当采用电器设备加热,仔猪单独设立保温箱或照明加热灯
二、调整饲料组方,增加能量饲料
三、增加饲喂次数和对饮水加温
五、米兰冬季室内养殖方法?
米兰冬天要多晒晒太阳,冬季光照较为柔和,基本上可以全日照养护的。要放在家中光线较好的地方养护,可让植株更加翠绿有生机,也能安稳度过寒冷的冬天,来年能够四季开花不断。
:冬天米兰花对水分的需求不高,不能频繁浇水,容易出现烂根的现象。一般一周浇一次水就可以了,具体的还需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进行,每次要等土壤干透表面泛白后再浇透水,不要出现积水。
六、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
<早春的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而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在早春时节尤为关键。随着气候变暖,早春的温度波动较大,给水产养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采用适当的大棚加温技术成为保证水产养殖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的意义
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帮助水生生物在早春时节更好地适应环境,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这项技术的应用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早春时节的温度变化较大,水生生物对温度非常敏感。适宜的水温可以提高其新陈代谢速度和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大棚加温技术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有助于控制温度波动,提高养殖效果。
其次,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还可以延长养殖季节。在早春时节,水温偏低,水生生物的生长速度较慢,养殖效果不佳。通过大棚加温技术,可以提前创造适宜的水温,加快水生生物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常用的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可供选择。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技术:
- 输送热水加温技术:通过热水循环输送,将温度均匀地传递给水产养殖水体。这种技术具有加温快、效果稳定的特点,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
- 电加热加温技术:利用电加热设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加热板、加热管等方式供给水产养殖的热量。这种技术操作简单,用电方便,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殖场。
- 太阳能加温技术:利用太阳能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供给水产养殖的热量。这种技术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惠的特点,适用于阳光较充足的地区。
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应用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水温是水产养殖的关键。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养殖失败。因此,需要控制好加热设备的工作温度,及时调整温度档位,保持适宜的温度。
- 设备安全:在选择和安装加温设备时,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合格、安全可靠。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 节能环保: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应该注重节能环保。选择能源效率高、排放少的加热设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智能化:加温设备将更加智能化,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加温效果。
- 绿色环保:加盟设备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采用清洁能源、高效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可再生能源利用: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
总之,水产养殖大棚加温技术在早春时节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适合自己养殖场的加温技术,合理应用加温技术,可以提高水产养殖效果,延长养殖季节,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七、室内螺蛳养殖技术?
铺上泥土:准备水缸或鱼缸,底部铺放20厘米厚的淤泥,倒入干净无污染的池塘水给它提供适宜的环境。
投放螺蛳:在水缸里泼洒生石灰消毒,消灭淤泥中的病菌,降低螺蛳染病几率,将螺蛳苗放入水缸,并投喂菜饼、水藻、浮游生物等。
更换清水:螺蛳对水质要求高,每半月需更换一次清水,还要施加腐熟的鸡鸭粪便。
八、室内养殖龙虾技术?
1、容器
饲养小龙虾,可以用塑料盆、整理箱、亚克力或者玻璃鱼缸等。注意容器高度不要低于小龙虾身体长度,防止其逃脱。
2、环境
有过滤系统的,可以布置成模拟自然环境,放置树根、竹筒等供其攀爬,栽种凤眼莲、轮叶黑藻等植物供其躲避、栖息、取食,水深可达0.5米。没有过滤系统的,建议裸缸饲养,放少量植物。水深宜为3-5厘米水质变差时要及时换水。
3、数量
小龙虾放养密度过大容易造成缺氧、争斗致残等现象,家庭饲养所以成年的小龙虾,每平方分米最多一只,同时雄性过多也容易造成争斗,所以雌雄比例为3:1最好。
4、喂食
小龙虾属杂食性,既喜欢吃鲜杂鱼等动物性饵料,又喜欢吃黄豆、豆饼、玉米、水果以及鲜嫩水草等植物性饵料,家庭饲养可以投喂鱼肉、螺肉、虾肉、西瓜、馒头等。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一般每天的投饵量应掌握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7月-10月水温适宜,是虾的生长季节,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其余季节每天投喂1次。因小龙虾主要在夜间进食,所以晚上投喂量占全日饵料的70%-80%。天气晴好时多投,高温闷热、连续阴雨天或水质过浓则少投;大批虾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
小龙虾在家养殖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要注意饲养的密度,及时的换水,生长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九、室内养殖龙虾,技术?
小龙虾养殖技术
一是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龙虾属虫壳类动物,与蟹相似,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据龙虾的习性,可在河塘边加设50厘米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草、隐蔽物,营造龙虾栖息和脱壳的环境,减少相互残杀。
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籽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降低养殖效益。
三是科学捕捞。在龙虾养殖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卖大留小。由于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提高回捕率,卖出好价钱,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简介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该虾原产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销售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幼虾生活在浅水区或池边,喜穴居,有时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通常虾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较多沼泽地芦草丛生的滩岸地带,虾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深达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淡水龙虾栖息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不温较高时就向深水处移动;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龙虾蜕皮、生长和繁殖也在洞穴中进行,以防被伤害,并且该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雨水季节,淡水龙虾也经常会爬上陆地活动。该虾并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能耐饿3~5天;秋冬季节一般20~30天不进食也不会饿死。摄食的最适温度为25~30℃;水温低于15℃以下活动减弱;水温低于10℃或超过35℃摄食明显减少;水温在8℃以下时,进入越冬期,停止摄食。淡水龙虾雄虾的寿命一般为20个月,雌虾的寿命为24个月。
淡水龙虾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间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时间不一,过早交配卵子常常未成熟,过迟则卵子过熟而老化。交配的适宜水温为22~25℃,交配季节最好不要捕捞,让其抱卵孵化,繁衍后代。淡水龙虾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产卵3~4次,一般体长7~10厘米、体重15~30克的亲虾,其怀卵量为220~270粒,而个体大小不同,其怀卵量差距很大。正常情况下,交配产卵后的抱卵虾需有1~2月的孵化过程(即胚胎发育),需消耗很大的体力,因而要加强对抱卵虾的营养和培育。抱卵虾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2~27℃,孵化时间6~10周。虾苗培育前需清塘消毒、过滤进水,然后施有机肥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供虾苗摄食。一般虾苗培育时放养幼体密度为15~20万,如用“豆浆”法培育,则放养密度可为16~18万。
二、龙虾养殖技术
一般养殖日本沼虾的池塘均可养殖龙虾,普通的池塘也可进行养殖,其放苗后的养殖技术与日本沼虾的相近,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饲料投放和水质管理等,但需注意其打穴的习性,并且防逃措施也需要加强。龙虾的忍耐能力较强,养殖其产量较高,目前市场的需求量也较大,养殖的经济效益可观。现以最常见的浅水型稻田养殖为例介绍如下,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
三、稻田养殖淡水龙虾
稻田养淡水龙虾一般每亩的产量可达400~500公斤,产量高时可达600公斤。稻田养虾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仅节省了除草的劳动力,还能消灭危害人、畜的蚊蝇。并且虾在稻田里不停地行动、觅食,不仅能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
1、稻田的选择
稻田养淡水龙虾要选择水源充足、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有些山溪或泉水的水质虽然比较贫瘠,水温比较低,但如能有较长流程或穿过不养虾的稻田,再流入养殖虾稻田,其水温将会增高,也适宜养虾。
2、稻田的改造
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日常投饵,一般以排水渠间区域为一个养殖区块。距四周边埂内侧0.6米处挖深0.5~0.6米、宽1.0~1.2米的环流缓冲沟,并把土全部翻到边埂上,使边埂达到0.8~1.0米高、顶宽0.6~0.8米。边埂要夯实,内坡要平整, 同时在埂顶内侧用塑料薄膜围起封闭式防护墙。围栏地上高度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上、下进排水口要设立防逃网。
为了便于水稻田浅灌、晒田、施化肥、农药或捕捞,必须在养虾稻田开挖虾沟和虾潭。虾沟可在插秧后开挖,其开法应视田块的形状、面积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较小,可开成“田”字形;如是长且大的田块,可开成内“井”或内“田”形,沟的宽和深分别以0.3~0.4米为宜。虾潭可开在虾沟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与虾沟相通。虾潭一般1.0米见方深0.8~1.0米。
稻田养虾要开好进、排水口,其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养殖过程中进排水时均可使整个稻田的水流畅。在进、排水口要设置拦栅,避免逃虾。
3、虾种放养
放养时间:不论是当年虾种,还是抱卵的亲虾,应力争一个“早”字。早放既可延长虾在稻田中的生长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后所培养的大量天然饵料资源。常规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份或来年的3月底。
放养密度:每亩稻田按30~40公斤抱卵亲虾放养。也可待来年4~5月份放养幼虾种,每亩稻田按1.2~1.5万尾投放。注意抱卵亲虾要直接入外围大沟内饲养越冬,秧苗返青时再引诱虾入稻田生长。一般的养殖和放养殖模式有以下两种:
(1) 夏季放养: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9月份。每亩养虾沟放养稚虾1.5~2万尾。
(2) 冬季放养:通常在12月份进行,每亩虾沟放养3厘米左右的虾种1~1.5万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两季虾养殖,7~10月养一季青虾,12月至翌年5~6月养一季淡水龙虾。
4、饲养管理
(1)投饵:稻田养虾也要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早期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后期在傍晚6点多投喂。投喂饵料品种多为小杂鱼、螺蛳肉、河蚌肉、蚯蚓、动物内脏、蚕蛹、配喂玉米、小麦、大麦粉。还可投喂适量植物性饲料,如水葫芦、水芜萍、水浮萍等。日投喂饲料量为虾体重的3~5%。平时要坚持勤检查虾的吃食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3小时内被吃完,说明投饵量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饵量,如在第二天还有剩余,则投饵量要适当减少。
(2)清除敌害:稻田养虾敌害较多,如水蜈蚣、蛇、水鸟、鳝鱼、水老鼠等。在放虾初期,稻株茎叶不茂,田间水面空隙较大,此时虾个体也较小,活动能力较弱,逃避敌害的能力较差,容易被敌害侵袭。同时,淡水龙虾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蜕壳生长,在蜕壳或刚蜕壳时,最容易成为敌害的适口饵料。到了收获时期,由于田水排浅,虾有可能到处爬行,目标会更大,也易被鸟、兽捕食。对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并及时驱捕敌害。另外,当虾放养后,还要禁止家养鸭子下田沟,避免损失。
(3)田沟管理:虾放养后,管好田沟是十分重要
十、胡蜂室内养殖技术?
一、蜂种知识
胡蜂是一个种类繁多的大家族,但人工养殖的基本都是大型胡蜂,例如金环胡蜂、黑尾胡蜂、黑绒胡蜂、黄脚胡蜂等,原因是这些胡蜂不但群势大且幼虫体型也大,比如金环胡蜂的蜂巢最大时可达100公斤,从而可使胡蜂养殖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二、生活习性
胡蜂是典型的群居性社会昆虫,整个蜂群由雌蜂、雄蜂和职蜂组成,其中雌蜂主要负责产卵,雄蜂主要负责与雌蜂交尾,而职蜂则负责觅食、筑巢及哺育等,另外胡蜂是杂食偏肉食性昆虫,其食物主要包括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及植物的花蜜、果实等。
三、养蜂工具
胡蜂养殖必须具备专业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是蜂箱和防蜇服,蜂箱可用木板制成也可用掏空的树干制成,但不管怎么做都要留一个巢门供胡蜂进出,而防蜇服则预防管理蜂群时被胡蜂蛰伤,另外还要为胡蜂准备专门的交尾棚、越冬室、饲喂器等。
四、蜂种来源
蜂种是胡蜂养殖最基本的前提,但胡蜂和蜜蜂有本质上的区别,蜜蜂任何时候都必须依赖群体才能生存,而胡蜂则只需要一只交尾的雌蜂就能繁殖,因此可于春季到野外去搜寻越冬雌蜂或规模尚小的蜂巢,另外也可直接从其他胡蜂养殖场购买蜂种。
五、养殖方式
胡蜂的养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将胡蜂养殖在人工搭建的网状大棚里,其二是人工饲养到雌蜂筑巢后再移到野外放养,这两种养殖方式虽然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普遍采用的是第二种养殖方式,原因是半人工养殖的成本比完全人工养殖低得多。
六、蜂群管理
蜂群管理主要取决于养殖方式,其中采用蜂棚养殖时要人工为蜂群提供食物,或直接在蜂棚里饲养或种植供胡蜂采食的食物,而采用半人工养殖时则相对比较粗犷,将蜂巢移到野外后可由蜂群自由觅食,为了提高养殖效率也可放置食物供蜂群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