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菌的养殖方法?

[field:writer/] 长久鲜花 2024-11-12 05:32 0 0条评论

一、黄菌的养殖方法?

一、菌材的准备

1.树种的选择 杨树、桦树、柞树、桑树等阔叶树均为栽培桑黄的良好树种,但桑树上生长的桑黄子实体入药最佳,因为桑树自身也是中药材的一种,桑黄在利用桑树上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时,可以吸收桑树中的有效成分,这就是桑树桑黄好于其它树种栽培桑黄的原因所在。

2.最佳采伐期 树木休眠后和第2年萌发前,此时树干的营养最丰富,为最佳采伐期,采伐树木主要采用砍伐枝桠材或间伐两种方式,将采伐的树木放在通风阴凉处,以免长杂菌。在用之前,将采伐下的树木和枝桠材截成15~20cm长的木段,并对木段表面进行修理,有树结的地方易长杂菌,且易扎破塑料袋,因此将其修平,去掉毛刺,避免造成生产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二、菌种与菌棒的制备

1.原种的制备 首先选优良的麦粒,去除虫蛀粒及石块等杂质,用热水浸泡后,装瓶进行高压灭菌,在121℃下高压灭菌1.5 h。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人优良的桑黄母种,于28℃的恒温室中培养。优良的桑黄菌株一般30~45 d即可长满菌种瓶(具体视菌种瓶的大小而定)。.由于桑黄菌株极易退化,因此,接种前一定注意选择生长旺盛的菌株,否则使用了退化的菌株,不但生长速度慢,且易染杂菌,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菌棒的制备 选用直径17~25cm×40~45cm的高压菌种袋,将锯好的木段,用水浸泡后,装入高压菌种袋中,细的枝桠材扎成直径16~24cm的把,扎实,以免刺破菌种袋;粗木段直接装入高压塑料袋中,木段的两头填充一些麦麸和木屑的混合物,这样既利于发菌,又可避免木段断面的木刺刺破菌种袋。菌棒经灭菌后,接入优良的二级麦粒菌种。将接种后的菌棒置于25℃恒温的培养室中发菌,桑黄菌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8℃,由于桑黄菌丝生活力比较弱,菌棒发菌时间长,如将菌棒放在28℃下培养,大量的菌棒堆在发菌室中,杂菌繁殖快,菌棒极易被污染,造成浪费。因此,将菌棒放在25℃的条件下可减少污染。桑黄菌在菌棒发菌阶段,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有光,菌丝很快变黄老化。桑黄菌不易与其它药用菌、食用菌同室发菌,由于药用菌、食用菌均为好气菌,而桑黄菌生活力弱,与其它菌同室发菌,无法与其它菌竞争培养室中的氧气,造成生长速度减慢,易染杂菌。

三、栽培场地的选择和大棚的搭建

1.栽培场地 应选在易管理,水、电比较方便的地方;地势平坦及缓坡地均可。整地:栽培场地选择好后,去除土中的石块,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菌棒下地前,在土中撒些生石灰。

2.桑黄搭建 主要采用塑料大棚,大棚上覆盖遮阳网或者覆盖草席,利于温度的控制。如果条件允许,采用可以控温的大棚是桑黄菌高产、稳产的关键。大棚搭建好后,将菌棒成品字形或正方形埋在处理好的土中,一半埋在土中,一半露在土面上。菌袋可采用全脱袋或环割两种方式。全脱袋菌棒易干,应在菌棒上方盖一些保湿效果好的湿沙;环割一般保湿效果好。

四、出菇和栽培管理

桑黄菌的出菇管理与灵芝等药用真菌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气、除草、防杂菌等几个方面。但具体管理上又存在差异。由于桑黄菌生活力比较弱,因此管理上应细心、认真,做到随时出现问题随时解决。

1.温度管理 桑黄属于高温型药用真菌,其出菇温度在25~30℃,温度低于25℃,高于30℃子实体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子实体最佳生长期在春秋两季,夏季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子实体方可正常生长。变温处理,如昼夜温差的刺激利于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

2.湿度管理 桑黄菌子实体的形成需要高湿的条件,土壤湿度达50%~60%,空气湿度达90%以上,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甚至将桑黄菌棒的一头泡在水上,菌棒顶部照样有桑黄子实体形成和生长。

3.光照 桑黄子实体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光照,子实体发生期的光照应适宜。光照太强,一方面子实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另一方面,棚内温度升高,也抑制子实体的生长。一般棚内光的透射率以10%左右为佳。

4.通气 桑黄菌与其它药用真菌一样,通气是子实体形成的重要环节,氧气不足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子实体颜色由亮黄色变暗黄色。每天通风换气至少2次以上,早晚各1次,特殊情况还应具体分析。如棚内温度过高,除喷雾降温外,还可以强制通风的方式降温。在进行桑黄栽培中发现,夏季高温季节,桑黄菌生长停止。为了提高桑黄的产量,早春、晚秋季节,将遮阳网放在棚内,既可遮阳,又利于棚内温度提高;菌棒发菌快,做到增产、增收。夏季高温季节,将遮阳网放在棚外,在遮阳的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

二、凤尾菌的养殖方法?

一、做好播种前准备

  1.做床、钉箱 凤尾菇床栽、箱栽都可。

  2.准备培养料 稻草、豆秸、玉米芯、棉籽皮都可做培养料。稻草要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不论用哪种培养料,处理后的水份含量应达65-70%。并保 清洁无毒。

  3.清毒 装培养料的薄膜、铁铲、筐、桶、金属用具、玻璃器皿、接种工具等,在使用前必须消毒。一般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2-5%漂白粉溶液浸泡30分钟以上,培养箱、菇主档可以用上述药物溶液洗刷。或用大于2%的硫酸铜溶液喷洒,消除杂菌。

  4.准备好菌种。

  二、播种

  先在床上或箱中铺上白塑料布,把自理好的培养料铺在塑料布上每6厘米左右厚撒一层菌 样,连铺三层料,撒三层菌种,然后要用力压烊,全国种与增减料完全接触。最后用事先铺在床上的塑料布,把播种后的增减料块包装好,以保温保湿,促进菌丝生长。

  三、播后管理

  播种后15天内,是菌丝在塑料包内生长时期,菇房温度最好保持在25-27℃,过高过低都会成菌丝生长不良,床面上如出骊绿、枯黄、以杂菌,应及早清除并埋掉。

  温度适宜,播种后半个月,白色菌 会长满床面,这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开窗或洒水,使气温下降到15-20℃,为菌丝分化产生蘑菇原基提供条件。当有个别菌体顶出小菌盖时,要及时揭开塑料布,加强通风,并需要一定的散身光。出菇期间的管理要解决好通风和保湿的矛盾,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菇床表面湿润,空气相对温度保持在80%─905。在菇房通风时,要经常向地面和四壁上喷水,如料面发干,可用落雾法补水,防止直喷造成水大烂床。

  四、采收

  当凤选民姑菌盖充分 开,边缘向上卷曲时,应及时采收,成丛生长的,要在 齐采收,采收后应立即停止喷水,再覆盖塑料布,保温保湿促进菌丝恢复,待3-4待天后,揭开塑料布,转入下一茬菇的正常管理.

三、太阳菌的养殖方法?

1、种植方法。

种植菌菇时,需要购买产量较高且健康无病害的菌棒,最好选择长有白色菌丝的产品,有利于提高菌菇的出菇率,或者使用麦麸、有机肥料和石灰制作成菌棒,再将挑选好的菌丝接种在菌棒上,促进其健康生长。

2、适宜环境。

菌菇适宜生长在阴暗且潮湿的环境中,种植菌菇时,需要在地势平坦且通风透气的地方建立菇房,并且菇房四周要设立有防风和遮阳布,为菌菇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因为菌菇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对光照要求不严苛。

3、保持湿度。

菌菇是喜湿植物,养殖菌菇时,如果环境过于干燥,就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从而使得菌菇死亡干瘪,需要每天向菌菇的四周喷洒水雾,提高环境的湿度,并且最好要在每天清晨和傍晚时浇一次水。

4、适宜温度。

菌菇是高温性菌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不同,养殖菌菇时,需要在其萌芽期间,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便于菌菇生长,而在菌菇实体发育期间,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8-32度之间,维持菌菇正常生长。

四、黏菌养殖方法?

黏菌是一群类似霉菌的生物,会形成具有细胞壁的孢子,但是生活史中没有菌丝的出现,而有一段黏黏的时期!大多性喜阴凉潮湿的场所,因而只要足够潮湿的有机物质都可能成为其栖息之所,常见的栖息地(子实体形成、出现地)有腐木、枯枝、落叶、枯草等腐烂的植物残留物。

庭院中或野外的活树干、树枝上也常见有其踪影,特别是在下雨时节过后数天(3~7天),可以看到不少的树皮黏菌。其他尚有粪生黏菌、雪线黏菌等。

五、海宝菌的养殖方法?

1、准备一个大口容器,瓷器或玻璃瓶二选一,必须是新的,洗净后晾干备用。

2、在密封状态下对容器进行消毒;沏茶糖水。

3、将沏好的茶糖水放凉倒进准备好的容器里,水量要在菌膜之上。

4、把海宝菌倒进容器里。

5、不要对着容器说话或瓶口品尝,以免唾液进去使菌膜坏死。

6、用两到三层纱布盖在容器口上。

7、养的过程中,不要动容器,要放在背光的地方。

8、温度在20~35摄氏度时,7~15天即可长出新膜。

六、红茶菌的养殖方法?

1、准备容器:养殖红茶菌时,需要准备玻璃容器并进行消毒。

2、配制母液:使用茶叶、糖、清水混合配制成培养液。

3、接种培养:将良好的红茶菌种和母液以1:4的比例混合均匀。

4、注意事项: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5-32度之间

七、大脚菌炖鸡的做法?

1.将大脚菌干品50g用温水浸泡30分钟,洗净。

2.锅内放入宰杀处理洗净的鸡(约1kg)和适量的水,加入葱(打结)、姜片、蒜片、武火煮沸,炖至鸡熟。

3.加入大脚菌移文火炖至入味,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即成。

八、木耳菌包的养殖方法?

室内培养:利用室内培养,要有保温和通风的设施才能达到要求,先用材料制作放菌袋的架子,高度可以根据培养室的高度来定,一般是3~4层,每一层高45~50厘米。把培养室的窗户用帘子盖上,再把消毒后的菌袋放在架子上面摆放整齐,每一层架子上可以摆放4~5层,两排之间要保持10厘米的距离,以便通风透气,60平方的面积可以摆放4000~6000袋。室内保持黑暗的环境,在架子上面要挂温、湿度计,用来监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当菌丝吃料达到1/3时,就把打开培养室的通风设施,把以前紧密摆放的菌袋拉开1厘米间隔开来,室温保持在25度以下。

此时,菌袋的菌丝处在生长期,里面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温度也要比室温高出几度,用手摸菌袋的外面就有明显感觉。如果菌袋内的温度超过了35度,就有可能出现“烧菌”的问题,菌丝也会出现伤亡,不长子实体,种植户就要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九、冬菇母菌养殖方法?

冬菇的母种繁育,大家了解吗?我们知道用冬菇的组织、孢子或菇木的菌丝经分离、纯化和转管培养出来,再用于繁殖原种或保存用的菌种,称为母种。但具体如何繁育,有以下的几点。

    一、菌种分离

    1、组织分离

    要培养出优良的菌种,必须要有好的母种,好的母种又是来源于健壮的香菇个体,因此,首先必须选择发育正常、个体健壮、没有虫咬的新鲜菇蕾作为分离的材料。菇蕾采回后,不需用水洗,也不需用药水消毒,放入干净的培养皿内,用消毒过的手或解剖刀,将冬菇从中剖开,在盖与柄接触的部分切取黄豆大小的菌肉,放在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塞上棉花即可。

    2、孢子分离

    选择个体强壮,八分成熟的冬菇,除去菌柄,菌褶朝下挂在玻璃漏斗上一条特制的铁丝钩上,漏斗盖住培养皿(培养皿放在一只垫有纱布的搪瓷盆中),静放12-20小时,菌褶上的孢子(种子)便大部分落在培养皿内,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即可作为分离培养使用。

    孢子接种时,用接种针取出少量孢子,用无菌水配制成孢子悬浮液。再用接种针,取出少量悬浮液,用划线的方法接种于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待孢子萌发,生成菌落后,选择孢子最先萌发并生长最好的菌落进行纯化转管繁殖。

    3、菇木菌丝分离

    选取未出过菇或刚出过菇不久、但已恢复菌丝生长的菇木(肉眼看不见杂菌)一小段,拿回室内,不需表面消毒,用皮带冲在要分离的部分,将树皮取掉,然后用酒精消毒皮带冲,冲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灭菌后,即时打入菇木已取皮的部分,迅速取出皮带冲,用灭过菌的小剪刀在冲口菇木块中间,剪下黄豆粒大小的一块,接入培养基上即可。

    以上三种分离法,整个过程均应在无菌室内进行,一切用具均应经过严格消毒,以防杂菌污染。无菌室事前要用5%的石炭酸喷射,有条件的再经过紫外线灯照射20-30分钟。在接种台上,最好铺上一块用2%的来苏尔消毒过的湿纱布。

    二、培养

    菌种分离接种后,放在25℃左右条件下培养,两三天即可看见白色棉花状的菌丝从菇肉或木块上长出,三、四天便可看见从孢子萌发出的白色菌丝,十多天整个试管便长满菌丝。在培养过程中如发现试管中的培养基上有青的、绿的、黄的或糊状物出现时,说明此曾已被杂菌污染,不能应用。因此,在分离菌种时通常应分几管,以选择生长最优良者,进行纯化或作为母种转管繁殖。

    以上三种分离法,常用的是组织分离法,因无性繁殖变异较小,操作容易,又不易带进杂菌。在没有香菇的情况下,可用菇木菌丝分离法。如要用杂交法育种,则必须用孢子分离法,而且要挑取单个的孢子进行杂交。

    三、纯化

    组织分离不易带入杂菌,但孢子分离时往往带入杂菌,因此必须进行纯化。即在培养基上挑取冬菇的菌丝,放入新的培养基上,连续几次,便可得到纯的冬菇菌丝种。这一过程,称为纯化。

    四、母种的转管繁育

    将一条试管的母种,分接于许多条试管内繁殖,称为转管繁育。一管母种,可转30管左右。接种体大,菌丝生长快;接种体小,则菌丝生长慢。作法,用经过消毒的接种钩,把母种连同培养基钩一小块,约0.5 平方厘米,放入母种培养基的中间,以利菌丝迅速繁殖。

    整个过程也要进行无菌操作。培养温度在25℃左右,接种后一天,便可见从接种体上长出白色的菌丝,十多天菌丝长满全管,便可用来接入原种培养基内或作为母种保存。

    五、母种保藏

    保存菌种最好用马铃薯、葡萄糖或白糖培养基,不宜用木汁琼脂培养基,因后者菌丝生长快,易老化。在常温下母种可以保存2-3个月(如时间过长,培养基因水分蒸发而干缩,菌种老化),如果继续需要,必须及时转管保存。在梅雨季节和高温多湿的夏天,要特别注意杂菌污染。

    在低温下,培养基水分蒸发慢,同时菌丝新陈代谢慢或停止,菌种保存的时间可以长些。在1-4℃的冰箱内,菌种可保存半年左右,但必须注意勿使棉塞潮湿而长杂菌。保存温度不能太低,否则斜面培养基要结冰脱水,菌种特性易衰退或死亡。

    放在低温长时间保存的母种,使用前,必须先将菌种放于适温下,让其苏醒后再即时使用(久放菌种易衰退),否则转管不易成活。为防止菌种因多次转管而发生退化或变异,在2-3年内应重新分离保存。

十、大脚菌怎么吃?

材料

大脚菌150克,红椒1个,荷兰豆100克,盐1/2茶匙,鸡精少许,香油少许

做法

1、将大脚菌用温水泡发后洗净,切丝。荷兰豆和红椒洗净后分别切成丝。

2、将大脚菌丝、荷兰豆丝、红椒丝分别放沸水中烫熟捞出,用净水浸凉,沥干水份。

3、把大脚菌丝、荷兰豆丝和红椒丝放在碗里,加盐、鸡精和香油搅拌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