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抱石好还是提根好
一、盆景抱石好还是提根好
盆景的抱石造型和提根造型,都是盆景根据石形和树形制做所采用的方式,压根就不存在那个好那个不好。
抱石盆景,石要比树大三、五倍以上。
二、苔藓盆景制作方法,苔藓盆景如何保湿
制作方法:
一、快速上苔法。将制作好的盆景山石放在水里浸泡数日,然后用山芋或马铃薯粉均匀地撒在山石或盆土上,再用潮湿杂草覆盖放在潮湿处,每天喷水,一周左右即可生苔。
二、接种苔藓法。选几块黄土,研细加水调至糊状,将自然苔藓放在泥浆中搅匀,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在经水泡雨浸的山石或土面上,经常喷水,数日后苔藓可见。还可以将取回的鲜苔去杂晒干,研成粉末,用水或稀米汤调匀,涂在盆景需要的地方,移盆于阴湿处,保持潮湿,即可生出苔藓。
三、自然上苔法。将做好的山石放到水盆中,经常浇陶米水、陶菜水,保持潮湿,放在见天不见阳的地方,吸水石更好。
四、盆面上苔法。树木盆景的盆面所用苔藓,可用一张薄膜平放在潮湿的、见天不见阳的地方,将原苔打成泥浆均匀地涂在薄膜上,保持潮湿,出苗后喷一次淡肥水,15天即可按需要使用。在苔盘根面粘上泥浆,盆土要湿润,也刷上泥浆,然后贴上即可.
苔藓植物(Bryophyta),属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在全世界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中国约有2800多种。苔藓植物门包括苔纲(Hepaticae)、藓纲(Musci)和角苔纲(Anthocerotae)。苔纲包含至少 330 属,约 8000 种苔类植物;藓纲包含近 700 属,约 15000 种藓类植物;角苔纲有 4 属,近 100 种角苔类植物。属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吸水石盆景制作方法
上水石,俗名灵山石,用此石作盆景,别具风韵。上水石是种神奇的石头,棕红色的质地间带有许多洞孔,看上去有点儿像一块干了的面包,很蓬松,密密麻麻的洞孔像无数张开的嘴巴。将它放置在盛满水的专门制作的盆中,水自然而然地被石块中的洞孔吸上了石头表面,整个盆景便散发出一种湿润的感觉。每天清晨给上水石盆景浇水是件快乐的事情,仿佛听到上水石“咕咚咕咚”在喝水,它用自己的气息在诠释着自然的真谛。 上水石“山顶”上布满小草,是珍珠草,是种生命力很强的草,只要上水石吸到水,便可以将这些小草孕育得生机勃勃。珍珠草小小的颗粒般的叶子浑圆饱满,极似珍珠,绿得透亮,好像在闪着光似的,怪不得有这样美妙的花名。在山腰的一角,有一棵文竹,它长得那样潇洒。上水石给了文竹足够的水分才使得它尽情挥洒绰约的风姿。在“山脚”下有一座幽静的古塔,更给这盆景增添了几分如梦似幻的意境。一瞬间让人感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四、让盆景露根,这几个方法很简单
1、松基露根法 在平时的养护管理过程中,经常用小刀、竹签等物,撬松基部土壤,再结合浇水,冲去撬松的土壤,使根部自然露出。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制作直干式等树桩微露的盆景。 2、堆土露根法 对于干基部容易萌发不定根的树种,可在春天树木刚开始萌动时,用刀刻伤干基,并用湿润的培养土将其掩饰起来,促其萌发不定根。等新萌发的根木质化后,再除去土壤,并对根部进行造型处理。 3、提根法 每次换盆的时候,让原树适当抬高于盆面,逐次向上提根,而使新根向下深扎,并将提出的根系进行修剪造型,表现出一定的艺术魅力。 4、套盆提根法 在原植株的基础上,把原盆盆底部凿穿,套在另一个盛满疏松肥沃的培养土的盆上,盆号比原盆大一些,引导树根向新盆生长。以后再根据树木长势,逐步扒去原盆土壤,用清水冲去泥土,对裸露的根系进行加工造型。 5、抱石露根法 适用于制作附石式盆景。将有一定长度的植株根系,按照石材的纹理特征嵌入石缝里,并在石缝中填入泥浆,用金属丝将根与石专块缚好,装入高盆中养护。以后逐步扒去石块上的泥土,解去金属丝,并用水冲去石上泥土,修剪根部,使其呈现苍石美态,再换入浅盆中养护即可。 6、吊根露根法 适用于榕树等具气生根的树种。将树体定植并形成树冠后,用塑料布或玻璃罩罩住树体,保持湿度,促其萌发气生根,引导其入土形成新根,可制成独木成林的丛林式盆景。 7、补根露根法 对于根系缺乏的树种,可用嫁接法或用基部枝条埋土法,使其根部蟠曲外露。